6774澳门永利學分制改革總體方案

發布時間:2018-10-03 發布者: 浏覽次數:

6774澳门永利學分制改革總體方案

武科大教〔20128

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衡量學生學業完成狀況的管理制度。實施學分制改革是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主動實踐,也是我校人才培養工作主動适應21世紀科技、經濟、教育、文化和社會發展需要,加大教育創新力度,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大舉措。

學分制改革不僅是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新任務,也是涉及衆多職能部門管理工作變革的系統工程。根據學校工作部署,我校拟從2012級開始對本科生實行學分制培養改革。為了深化對學分制改革的認識,明确各部門的工作分工,保證改革平穩有序推進,特制定此總體方案。

一、實施學分制改革的意義

現行學年學分制的主要優點是整齊劃一、便于管理,但在人才培養上采用統一的模式,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創新能力培養,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難以貫徹,不利于學生獲得最佳發展,不利于優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,也不利于最大限度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。

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,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:

首先,能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,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;

其次,學分制培養的核心是選課選教制,這要求教師接受選擇,從而打破了長期以來一人一課,循環複始的僵化局面,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競争機制,促進教師不斷更新教學内容,改進教學方法,充分挖掘教師的潛能;

再次,選課選教制要求開出足夠數量和較高質量的選修課,這有利于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、滲透和融合,拓寬學生的知識面,提高人才培養質量。

第四,學分制培養改革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各個層面、各個環節産生的影響深遠而廣泛,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必将對學校的學科調整與融合、專業建設與發展,乃至學生管理、财務管理、人事管理、網絡信息管理、後勤保障管理等工作産生強大而持久的推進作用。

二、實施學分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

實施學分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思想:堅持黨的教育方針,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以人為本、因材施教,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需求,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,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;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的實際出發,實事求是、統籌規劃,整體推進、穩步實施,與時俱進、不斷完善。

學分制改革需要遵循的工作原則:

1、合理性原則:學分制改革工作應遵循高等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固有規律,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,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,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。由于學分制改革時間緊、任務重、政策性強,要求各部門管理人員不斷加強對學分制管理規律的研究,增強工作的主動性、計劃性、前瞻性,分清輕重緩急,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和進程,保證學分制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。

2、協調性原則:學分制管理涉及學校多個職能部門及學院管理方式的改革,多個管理子系統之間相互影響、相互制約,需要彼此協作、相互配合。同時,成功實施學分制培養改革離不開各部門、各學院的廣大管理人員、教師和學生的通力合作。

3、平穩性原則:學年制向學分制過渡期間,必須保證各項工作的平穩有序。在由學年制向學分制轉軌的過程中,不僅涉及培養方案管理、教學過程管理、學籍管理、教學運行管理、還涉及教師、學生管理模式和收費管理模式的改變、學生社團的管理,甚至還包括學科結構調整等内容。在一系列管理改革過程中,必須保證改革平穩過渡和順利進行。

4、創新性原則:學校實行學分制改革,不僅是一種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,也是人才培養方式的根本變革,内容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。這必然涉及很多制度的變革,各部門必須對不能适應學分制改革需要的制度進行認真梳理,及時修改或廢止不合時宜的制度,制定新的管理制度。

三、實施學分制改革的内容

(一)教學管理

學生自由選課是學分制的核心内容。實施學分制,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專業方向、任課教師、學習内容、學習進度、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。以上特點,對教學安排和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

1、必須制定全新的培養方案,實行彈性學制,增加選修課比例,為學生提供有較大選擇餘地的課程體系;

2、必須制定和執行靈活的學生選課制度、進一步合理排課,方便學生選課和教師上課;

3、必須變革實踐教學方式,完善實驗預約制度、實驗室開放制度、假期社會實踐制度等;

4、必須改革教學質量的監控方法、方式,提高教學質量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

(二)學生管理

實行學分制後,行政班級概念将淡化,這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、學風建設和班集體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傳統的建立在行政班級基礎上的評獎、評先、推優等制度也将發生重大變化,需要适應這些變化創新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。

(三)教師管理

由于學生可自由選課、選教,勢必會造成教師工作量的不平衡,工作量不飽滿或沒有工作量的教師将會增加,青年教師的培養也将面臨新的挑戰;如何完善對教師的考核、管理以及青年教師培養制度是學分制對人事管理提出的新挑戰。

(四)财務管理

實施學分制需要提供給學生足夠多的選擇,這對現在略顯不足的教學資源是一種挑戰,如何加大教學投入、保證日常教學的正常運轉對财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;由于學生選課、選教而形成的課堂,勢必會突破過去本學院教師為本學院學生授課為主的形式,這需要财務部門重新制定日常教學經費的劃撥辦法;實施學分制之後,學生學費由專業注冊學費和課程學分學費兩部分組成,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修讀課程繳納課程學分學費,可能存在中途補選或退選現象,這就要求财務部門向省物價主管部門報批新的學費收繳标準,并建立與學分制配套的收費管理系統,使學生的繳費信息與教務、學工等部門實時共享。

(五)信息管理

為保證學分制的順利實施,現行的各自為政的信息管理平台必須有機整合,這就要求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的信息管理平台做出合理規劃、有機整合與集成。

(六)後勤管理

實施學分制之後,為了在不同時間,開出更多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,課程安排也會更加靈活,後勤部門需要根據這些變化來完善自己的服務(如餐飲、交通、物業管理等)。

四、實施學分制改革的措施

(一)加強領導統籌規劃

為保證學分制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,學校成立學分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(辦公室設在校辦),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、學生工作、人事改革、财務保障、教學改革與質量監控、後勤保障、信息平台建設等七個工作小組,全面負責學校學分制培養改革的設計、組織、協調工作。

(二)流程重組信息共享

實行學分制改革後,很多工作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現象,需要實現流程重組,信息共享。學分制勢必打破學生年級、專業的界限,選課情況複雜多變,同時改選、補選、退選課等情況也時有發生;學生還可以跨專業、跨院甚至跨校選修,流動性很大;學生還要求随時方便查詢、辦理各種事務。根據學分制改革需要,學生選擇課程流程、學校排課流程、學費收繳流程、學生管理流程等需要進行重組。同時,教學管理、收費管理、學生管理的工作量會急劇上升,要求學校各信息管理子系統間必須實現信息實時共享。

(三)整合資源增加投入

學分制的核心是給予學生充分的選課、選教等自由,沒有數量多、質量好的選修課和充足的實踐教學資源,學分制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。學校必須整合現有的相對分散的教室、實驗設備、實習基地等教學資源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并不斷加大教學資源的投入力度,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。

(四)深入研究制度先行

與學年制相比,學分制的管理更加複雜,學生也有了更大的自由,但這種自由是為了更好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,在管理上不可放任自流,因而,各部門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學習,在深入研究學分制的運行規律的基礎上,建立健全與學分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,如選課制、選教制、學籍管理制度、成績考核制度、學生管理制度、學費管理制度等。


上一條:6774澳门永利本科專業建設管理辦法 下一條:關于進一步突出教學工作中心地位 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意見

關閉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