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74澳门永利課程建設管理辦法

發布時間:2018-10-03 發布者: 浏覽次數:

6774澳门永利課程建設管理辦法

武科大教〔201854

 第一章  總則

第一條為了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,加強課程建設,推動課程體系改革與教學内容更新,不斷提高課程建設質量,保證課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,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,特制定本辦法。

第二條根據教學改革發展形勢,學校課程建設分為兩個方面:一是常規課程建設;二是教學工程系列課程(如網絡在線課程、雙語課程)建設。

第二章  基本原則及标準

第三條課程設置與建設的基本原則。

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标定位、素質教育基本要求、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要求、專業質量标準和專業培養方案,以及教育教學發展改革的需要來建設。

(一)堅持需求導向。服務創新驅動發展、一帶一路”“中國制造2025”“互聯網+”“健康中國2030建成支點,走在前列等國家省市重大發展戰略,對接行業産業轉型升級,推動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。

(二)嚴格質量标準。遵循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标準(工科、醫學專業還應遵循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和醫學類專業認證等标準),優化課程體系,注重課程的有效銜接,将畢業要求分解落實到課程體系和教學環節之中,建立培養目标、畢業要求實現矩陣。

(三)突出特色優勢。依托學科優勢,突顯專業特色,将專業特色融入到課程體系中,設置科學合理具有系統性、前瞻性、特色鮮明的專業教育課程。

(四)深化教學改革。推進網絡在線課程資源建設,加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,進一步深化課程體系、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,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。

(五)強化創新教育。将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,各專業按培養目标設置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和實踐環節,增設創新創業類、綜合研究性讨論課程,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。

(六)實行分類培養。課程的設置建設,要主動适應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産業轉型升級,滿足多元化人才需求、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;對接大學招生制度改革,适應大類招生培養;科學處理好本、碩不同培養層次之間的課程銜接,以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等不同類别的高素質人才。

(七)加強校企協同。加強校企合作、開展協同育人,有效保障實踐教學的開展和學生應用能力、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。

(八)廣泛征求意見。邀請相關主管部門、教師、學生等相關利益方參與課程設置建設,廣泛調查與研究,綜合各方的意見和建議,科學設置專業課程模塊,完善和優化課程體系。

第三章  課程設置與管理

第四條課程設置與管理實行學校、學院(部)兩級管理。

(一)教務處負責通識教育課程、全校性基礎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與管理。

(二)各教學單位負責本單位各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與管理,審核各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、調整,組織系(教研室)開展課程改革與建設、組建課程團隊建設、指定課程負責人,審定選用教材等。

第五條課程管理采取統一歸口原則,一門課程原則上隻能由一個教學單位負責管理。在統一歸口基礎上實行資源共享,即各教學單位開設的課程都要面向全校開放。各專業在制(修)訂人才培養方案安排專業課程時,非本單位開設的課程應與課程歸口單位協商。

第六條新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、創新創業教育課程,應由相關教學單位按相關要求報教務處審核批準。

 第四章  課程建設

第七條課程建設應強化質量意識,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,跟蹤本學科發展最新動态,吸收本學科的最新成果,充分體現教學内容的科學性和先進性。注重總結精品課程、精品視頻公開課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經驗,按照課程建設質量标準,提高課程建設質量。

第八條課程建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學隊伍、教學内容、教學方法與手段、課程資源(網絡資源、試題庫、教學錄像等)以及課程教學大綱。

第九條所有課程必須有教學大綱,課程教學大綱由課程歸口的系(教研室)按教學大綱要求編寫(引進外單位的網絡在線課程除外),經學院(部)審定後執行,并報教務處備案。

第十條課程建設的基本要求。

(一)教學隊伍。要形成數量适當的課程教學團隊,課程負責人或主講教師師德好、教學能力強、教學特色鮮明,教師團隊結構合理。

(二)教學内容。要符合人才培養目标定位和學生發展要求;要符合專業發展和行業産業需求;要及時把學科發展最新成果引入教學内容。

(三)教學方法。重視啟發式、讨論式、參與式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;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,激發創新創業靈感,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。改革考核方式,注重過程考核,推進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。

(四)教學手段。積極探索O2O混合式教學模式,合理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,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,提高課堂教學效果。

(五)課程資源。課程資源包括網絡資源、試題庫、教學錄像等。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豐富,并能經常更新,運行良好,能充分發揮教學輔助作用。能建立一套科學、規範、完善的考核方法(包括命題、考核方式、評分、試卷分析與總結等整個考核過程),适宜建立試題庫(試卷庫)的課程,原則上應建立試題庫(試卷庫),實行教考分離。要求錄有教學視頻的課程,建立課程教學視頻庫,作為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結合的輔助手段。

第十一條網絡在線課程建設采用建設與引進相結合的模式,逐步形成教學課堂和網上教學相輔相成,課堂教學為主,網上教學并行的教學模式。建設具體辦法與标準按照《6774澳门永利網絡在線課程建設與管理辦法(試行)》(武科大教〔201557号)、《6774澳门永利網絡在線課程建設實施細則(試行)》(武科大教〔201664号)執行。

第十二條為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,學校建設了網絡在線課程平台(課程中心)。各教學單位開設的所有課程均必須在課程中心上線,并按課程中心建設要求完善課程建設内容、豐富課程資源,加強課程運行管理,為學生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,搭建開放共享的課程學習平台。

第十三條為拓寬學生的國際化視野,積極推進雙語課程建設。原則上每個專業應建設至少一門雙語課程,具體辦法按照《6774澳门永利雙語教學課程建設與認定辦法(試行)》(武科大教〔201663号)執行。

第十四條适應課程發展新趨勢,加強研讨課程建設,每個專業應建設12門研讨課程。研讨課程建設标準按照6774澳门永利研讨課程建設質量标準執行。

第五章  附則

第十五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,由教務處負責解釋。原有文件規定與本辦法相悖的,以本辦法為準。


上一條:6774澳门永利普通本科畢業設計(論文)工作管理辦法 下一條:6774澳门永利學生評教制度

關閉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