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院牢固樹立教學中心地位的理念,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。學校現有專任教師,實驗教師,教學管理教師,輔導員教師,外聘教師五類教師隊伍,共計120餘人。近年來,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,高級職稱教師比例不斷提升;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成為主體,數量不斷加大;高學曆教師比例不斷提高,如表所示。
專職教師學曆結構
時間 | 人數 | 博士學位 人數(比例) | 碩士學位 人數(比例) | 學士學位 人數(比例) |
2017 | 79 | 54 (68.35%) | 23 (29.11%) | 2 (2.53%) |
2016 | 77 | 51 (66.23%) | 24 (31.17%) | 2 (2.60%) |
2015 | 74 | 48 (64.86%) | 24 (32.43%) | 2 (2.70%) |
專職教師職稱結構
時間 | 人數 | 正高級職稱 人數(比例) | 副高級職稱 人數(比例) | 中級職稱 人數(比例) |
2017 | 79 | 19 (24.05%) | 39 (49.37%) | 21 (26.58%) |
2016 | 77 | 17 (22.08%) | 36 (46.75%) | 24 (31.17%) |
2015 | 74 | 15 (20.27%) | 38 (51.35%) | 21 (28.38%) |
專職教師年齡結構
時間 | 人數 | 35歲及以下 人數(比例) | 36-45歲 人數(比例) | 46-55歲 人數(比例) | 55歲 人數(比例) |
2017 | 79 | 9 (11.39%) | 46 (58.23%) | 18 (22.78%) | 6 (7.59%) |
2016 | 77 | 13 (16.88%) | 47 (61.04%) | 14 (18.18%) | 3 (3.90%) |
2015 | 74 | 13 (17.57%) | 45 (60.81%) | 13 (17.57% | 3 (4.05%) |
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發展态勢:在“十三五”期間,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和青年學術帶頭人,專任教師隊伍規模達到90人左右,博士化率達75%以上,具有出國出境12個月以上經曆教師達30%,具有校外學曆教師達50%。專任教師、實驗教師、教學管理教師、企業教師4類教師隊伍的管理及聘用更加科學,建成更加精細化的教師隊伍,更好的支撐學院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。
近年來,學院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,教師總體數量不斷增加,年齡結構、學曆結構、學緣結構不斷優化。高層次人才呈現持續增長态勢,人才隊伍核心競争力顯著增強。培養青年教師楚天學子2人,引進省級特聘專家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共5人。學院共有25名教師進行半年以上出國研修,其中,具有一年以上出國研修經曆的教師人數達到20人次,學院教師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,有力支撐國際化的人才培養,如下表所示。
教師公派訪學情況
年度 | 姓名 | 國家 | 學校 |
2012 | 劉茂福 | 新加坡 | 新加坡國立大學 |
2013 | 李濤 | 美國 | 佐治亞理工學院 |
2013 | 李波 | 加拿大 | 瑞爾森大學 |
2013 | 張鴻 | 新加坡 |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|
2014 | 劉小明 | 美國 |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|
2015 | 朱子奇 | 澳大利亞 | 悉尼科技大學 |
2015 | 邊小勇 | 美國 |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 |
2015 | 付曉薇 | 美國 | 亞利桑那大學 |
2016 | 胡威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6 | 柯鵬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6 | 李琳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6 | 李鵬 | 加拿大 | 卡爾加裡大學 |
2016 | 張凱 | 美國 | 俄克拉荷馬州裡大學 |
2016 | 徐新 | 新加坡 |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|
2016 | 劉俊 | 美國 |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|
2016 | 王曉峰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6 | 劉靜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6 | 王少威 | 美國 | 阿拉巴馬大學 |
2017 | 賀娟娟 | 加拿大 | 西安大略大學 |
2017 | 蔣旻 | 美國 | 波特蘭州立大學 |
2018 | 胡靜 | 加拿大 | 西蒙弗雷澤大學 |
2018 | 盧建華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8 | 吳志芳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8 | 鄧莉 | 美國 | 佐治亞州立大學 |
2018 | 羅景 | 美國 | 約克大學 |
2019 | 張葵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
2019 | 何亨 | 英國 | 伯明翰城市大學 |